新闻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卓越•匠星奖”暨2022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成果公开答辩评审会圆满举行

作者: 丁琳 发布时间: 2025-02-27

      为进一步 聚焦“总师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位论文成果的工程应用导向,以卓越工程师为引领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建立研究生全链条培养评价体系,2025年2月26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在长安校区举行了“卓越•匠星奖”暨2022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成果公开答辩评审会。答辩委员会由中国航发、航空工业、航天科技集团知名专家,以及航空学院和动力与能源学院相关领域教授组成。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缑林峰、副院长许英杰、党委副书记王谦以及部分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列席会议。

2022级硕士研究生作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首批毕业生,是学校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的首批实践者。通过“理论学习-企业实践-技术攻关”的“工学交替”模式,深入中国航发、航空工业、航天科技等国家重点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专业实践,将论文研究扎根于企业真实需求。本届学生的学位论文成果评审,全部有企业专家参与。

答辩现场,钱博、李怀璐、邓子辉、张滔韬、朱豫泽5位同学展示了在航空发动机设计、飞行器气动仿真、航空复合材料成型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26E4F1

本次答辩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通过学生自述、评委质询、闭门评议等环节,全面考察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论文成果兼具理论深度与工程应用价值,展现了系统性工程思维和解决复杂技术难题的能力,部分成果已直接应用于企业在研产品,建议授予5位同学硕士学位和学院首届“卓越•匠星奖”。答辩委员会专家对学院在工程硕博士培养中坚持“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原则、实施“校企双导师+项目驱动”的专业实践等举措给予高度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5位同学,除朱豫泽同学继续博士深造,其余同学均在中航西飞、太行国家实验室、上海航天动力机械研究所和航天科工集团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公司就业,邓子辉和钱博同学由于专业实践表现优异,联培单位提前与他们达成就业意向。

缑林峰作总结发言,强调首届“卓越•匠星奖”评选是学院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强化“总师型”人才培养目标,夯实卓越工程师培养关键环节,以人才培养改革新成效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DE6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