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协发布了2024年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入选者名单,全国3226人入选。我院在读博士生陈辉涛入选该项计划。

据了解,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于2024年首次试点设立,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卓越能力的青年科技后备军,通过提供科研资助、学术交流、导师指导等全方位的支持,充分发挥科协组织服务青年科技人才增长才干、拓宽眼界、提升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力优秀博士研究生更好成长,加快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一直以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秉承“重在工程、贵在卓越、成在必行”的人才培养原则,高度重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工程一线提炼科学问题,聚焦工程难题开展科学研究。学院将紧扣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院“工学交替”“校企双导师”的办学特色,持续优化“工程知识素养+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打造校企人才培养共同体,以有组织科研、有组织人才培养推进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落地落实。
个人简介:

陈辉涛,男,中共党员,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目前在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专业实践,师从国家级青年人才李磊教授,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在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和2项研究生论文创新项目的支持下,针对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榫头与榫槽间微动疲劳失效问题,开展叶片榫头的表面改性攻关,突破强化技术对复杂曲面的适配性局限,实现构件寿命提升4倍的指标;申请发明专利1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在Int. J. Mech. Sci.、Int. J. Fatigue等力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篇(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一作)身份发表11篇),被引用累计百余次。研究成果被本领域知名学者高度评价,被结构完整性联盟、中国表面工程杂志社、材料与结构强度青年联盟等学术媒体专题报道;多篇论文上榜省自然科学学会、可再生能源学会优秀论文。参与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12次,其中口头报告5次,获第十六届全国摩擦学大会优秀口头报告奖(79/964),获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感悟:
术业有专攻,攀登还需引路人。学院特色的校企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育人体系,使我有幸依托我校李磊教授与商发侯乃先总师两位恩师的助力逐梦奋进。回首过往岁月,他们倾囊相授,于知识的迷雾中为我拨云见日。特别是是在商发实习期间,面向我国商业发动机领域技术痛点难点,两位恩师帮助我锚定科研方向,鼓励我不要害怕犯错和失败,要在探求真理的路上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展望明日征程,不管遭遇何种挑战,我都会时刻谨遵两位老师的教导,持续在专业深耕与突破的路途上坚毅前行,全力追逐科技兴邦的理想,成长为心怀家国、精研技艺、敢于攻克关键难题,能为航空事业发展添砖加瓦的卓越工程师。